“自贡英烈画栏”上,我亲身经历的对印反击战战场实拍照片

2023-06-08 18:06:01

广东LOGO设计 http://guangdong.jjlogo.com/

一张图片里的战斗故事汤雪强

2023年清明节,筆者隨社区党员,到自贡市烈士陵园,参加祭英烈扫墓活动。陵园大门内自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,布置的《致敬英烈情系烈属》主题巡展画栏十分夺目。其中一幅我亲身经历的战场实拍照片,记录那六十年前惊心动魄地战斗场景,犹如发生在昨天,仍历历在目……

拍照时间:2023年4月4日;

拍照地点:自贡烈士陵园“自贡英烈画栏”;

原图(下图)源自本文作者网络收藏

藏南决战,达旺一一西山口一一邦迪拉战役,炮兵308团三营,冒着敌人的炮火封锁,在总攻开始前,刚刚才抢占的前沿阵地上,向西山口印军阵地急袭射击!

阵地位置:

达旺河南岸,西山口北山麓,江(村)鸡爪谷莊稼地内。(炮群其余三个团的阵地均布置在达旺河北岸)

拍照时间:

1962年11月18日8点总攻开始后,炮火急袭30分钟期间。

画面中是炮兵308团笫三营九连二班的战士们,协同操作122榴弹炮英勇作战的实景(左侧仅现炮身的是三班)。

二班八名炮手从右至左排序:

(吴佈良回忆指认)

右八,张应才,班长(头戴毛帽,执指挥旗者),永川县人,59年入伍。

右一,吴佈良(背向镜头),一炮手(揺高低机),自贡市人,61年入伍。战后64年带领九连三班(尖子班)参加了军区和全国大比武,获得优异成绩,本人获得神炮手称号。

右二,(姓名忘)副班长,瞄准手,资阳县人,60年入伍。

右三,(头戴新帽)弹药(准备)手,战前从林芝农场召回参战的退伍老兵。

右四,雷声林,二炮手,持送弹棍送弹上膛,拉发射绳发射,自贡市人,61年入伍。

右五,吴振龙,三炮手,装填(弹药)手,河南洛阳人,61年入伍。

右六,(姓名忘)弹药(准备)手,60年资阳入伍。

右七,(头戴新帽)弹药(准备)手,战前从林芝农场召回参战的退伍老兵。

驾驶员(画面外)陈愿伟,永川县人,59年入伍,驾驶技术相当好!牵引大炮进入阵地,一次停车就将大炮瞄准镜准确定位在测地坐标点位上。

阵地选址和坐标测量:

1962年10月25日,我对印反击战克节朗战役大获全胜,全歼王牌七旅,活捉旅长达尓维,收复克节朗100平方公里国土和藏南重镇达旺等地。印军从达旺仓皇出逃,炸毁达旺河上唯一的公路桥一一东新桥,退居河南岸江(村名)至西山口要隘纵深,与我军隔河对峙,用大炮轰击我军人员、装备、防御阵地。同时抓紧调集兵力,企图在大雪封山后反攻夺回达旺。

我中央军委决定,新修一条从错那县肖边防站翻越喜马拉雅山棒山口至达旺,60公里长的公路,与印军公路在达旺对接。调三个步兵师,三个炮兵团,一个工兵团等优势兵力到藏南(喜马拉雅山南麓)展开,打一场歼灭战,即达旺一一西山口一一邦迪拉战役。

11月初我们团直属指挥连测地排,奉命先遣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山,到达旺镇劳(村)防御前沿安营,执行战场炮兵测地任务。

时至11月15日前后,我们测地排先后在达旺河北岸完成了控制网、阵地、观察所、目标的坐标高程数据测量。

新建的60公里公路,奇迹般地建成通车,三个炮兵团通过新建公路依序进入战场。

11月16日午饭后,劳(村)测地排营地(羊圈)内,排长黄昭荣在测地二班点名班长邓尚安,副班长隆国富,战士廖光宗,熊庭高(战前从林芝农场召回的退伍老兵),汤雪强五人,组成突击队,携带测地器材装备、步兵武器、7天干粮、冬季着装,立即出发,去东新桥执行高度机密任务。什么任务?已经向班长邓尚安作了详细交待,其他人员不得打听,只要听从班长指挥,完成任务后,什么都会清楚的。

突击队受领命令后,从羊圈出来,绕开公路走小路经过埋伏在莊稼地里的88炮阵地(我军收复达旺时缴获印军逃跑时炸损丢弃的大量88加农榴弹炮,经我团参加收复达旺战斗的一、六连修复了其中17门埋伏在这里,只为防御印军反攻达旺时使用)向山下进入到林木稀疏我军未设防地段,也是敌人炮火封锁地段。我们到达旺半个月了,不准,也从未涉足这里,今天我们五人身负紧急特别任务,只能冒险前行!

当我们进入敌炮封锁区约300米时,被河南岸(测地编号为)203号的印炮阵地发现,一发炮弹呼啸而来,在我们与埋伏的88炮阵地之间炸响。班长手向右前方一挥,高喊冲到树林去,远离炮阵地!

接下来,敌人炮弹追随我们打进林子里,把我们困在里面,持续打击了一个多小时。其间,我突然听到一由小到大,极其恐怖的啸叫声音向我飞来,我凭条件反射即刻卧倒在地,瞬间炮弹擦肩而下,掉落在左方2米高土坎下爆炸了,掀起来的泥土炸断的树枝覆盖我全身,土坎挡住炸飞的弹片,我没伤没死,幸存至今,真是命中注定!

敌人的炮击停下来后,班长把我们集中起,检查人员都没有受伤,武器装备也没有丢损。此时,太阳已西斜,敌炮203阵地已经被云雾缭绕遮住了视线。班长命令道:现在我们改走公路,我在前领头,副班长垫后,其余三人居中跑步前进,不准掉队。我们跑到东新桥断桥悬崖边,已是黄昏时分了。班长说,今晚我们就在这印军桥头堡里休息,等候桥下游(数百米远)那工兵搭建的木桥,能走人时就过河去。我们的任务在河对岸!听到这话,我心里一惊,那不是到敌人占领区去开设敌前或敌后观察所吗,多么刺激,多么光荣的任务啊!

天黑了,我穿上羊皮大衣、毛皮鞋,在这没顶盖的桥头堡里,靠着冰冷的石壁盘腿坐下,喝几口水壶里的冰渣水,啃二块冻结了烤饼,吃完了“晚歺”闭上眼睛似睡非睡。没过多久,西山口敌人炮兵又“上夜班”了。一排又一排的炮弹在这断桥两岸崖壁上下炸开了,我们没有更好地方可去,只好听天由命呆着吧!时短时长地炮击打了一整夜,但没有一发炮弹落到这桥头堡内,我们五人多幸运哪!

敌人可能误判了我军是要在他们炸毁的旧桥址上搭桥,整夜总朝旧桥这边打炮,真正建桥工地在敌方视线盲区内。敌人盲打也落下少量炮弹,没有给施工造成太大影响。

17日早晨天刚亮,下游河道上搭建的木桥,已经有一根原木搭到了两岸石头上。我们突击队五人,首先从这根独木上过河,进入了敌占区。我既紧张又兴奋!

班长带着我们爬山半小时,来到江(村)西侧,公路回转弯处,一座印军高级军官时常出没,被我军设定为打击目标的铁皮洋房跟前,指着房西相连的一块鸡爪谷地说,我马上在这块地里选择三个炮连的基准炮位,插树枝为标杆,大家按分工,利用洋房人字房顶北脊尖(在河北岸测好)的坐标高程,为起始点数据,展开导线法测量作业。

作业紧张有绪,顺利完成任务。太阳已经老高了,昨晚在桥头堡“晚歺”后,至今口水未喝、粒米未进,饥渴难耐。我沒怎么思考径直登上洋房台阶,向窗户里张望,想找些能充饥解渴的东西。此时,一声啸叫声从天上冲下来,我条件反射卧倒在台阶上,一发炮弹在房后炸响,掀起来的砂石弹片溅落房顶,打得铁皮叮当作响!班长高喊:赶快分散卧倒!我跳进靠山坡的坑畦里卧倒避险。接下来敌人朝着洋房一带持续进行炮击,我们五个人分散在鸡爪谷地周围躲避。

我的饥喝感又来了,水是找不到的,干粮袋随身背着。于是,我解开干粮袋装熟食那头(另一头是生大米),把还是在拉萨出发时灌装的,克节朗战役没有吃完的,有沙的发霉了的糌粑面,倒一些进嘴里,用口水拌和着往下咽……至到吞不下去为止。

敌人炮击还在进行,也不知道班长为什么不叫我们转移到别处去。我扒在畦坑里有些无聊。于是,便拿出阵地测量数据岀来捉摸。其中阵地的最低射角60多度,与西山口印军主阵地高差2300多米、距离7000多米;距离203敌炮阵地1000米左右。看到这几个数据,我猜想这是在总攻开始后,为我团一营120迫击炮或三营榴弹炮准备的前进阵地。理由,一是这两种炮都可以打45度以上高射界,可翻过该阵地前山坡上最低射角障碍,打击山上山后目标;二是,这两种炮的最大射击距离均超过西山口,还可打山背后纵深目标(如果这两种炮,放在河北岸阵地上,射距够不到纵深)。

同时我还认为120迫击炮放到这个阵地的可能性更大。这是因为120迫击炮重量轻(不足一吨),用苏制63嘎斯中型卡车牵引总长度短、转弯半径小,在达旺至西山口高山深谷间,印军修筑的简陋低级公路上通行的难度较小。如果遇到路阻或者没有公路时,我们还可以象上个月克节朗战役那样,把炮分解成几大件,抬炮上山进入阵地,出奇不意打胜仗!122榴弹炮口径射距均大于120迫击炮,但过于笨重,车炮牵引距离长,转弯半径也很大,要到这里占领阵地实在太困难了!

中午过后,敌人停止了炮击,我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打起瞌睡了。突然,一声巨响,震天动地!紧接不断的轰鸣声从达旺河北岸传来。我抬头望去,劳(村)旁边鸡爪谷地里,我团88炮阵地不停地闪烁火光,我们的88炮(营)开炮了!十七门88炮齐射,接急袭射击猛打!瞬间,在达旺河南岸,我们身后西南方不到1000米距离的陡坡上,轰隆隆地爆炸声此起彼伏,硝烟升腾。打得好!印军的88炮阵地(我们称203号目标)完蛋了。

自从10月25日印军逃离达旺,就在西山口北山沟出口公路最西面第一个回头弯处,布设了这个88炮阵地(即203号目标)。这里海拔高(接近4000米),视线好(可以用直接瞄准方法,对从达旺至东兴桥150度平面射界内,对我军的所有目标进行炮击),射程远(可以打击达旺等我军纵深目标)。印军妄自轻敌,认为我军步兵小炮不敢打还击;更是做梦都想不到,在他们眼皮子底下,竞然埋伏着他们逃跑时,留给我军的,可装备半个炮团的88炮及海量炮弹。因此,凭借得天独厚优势,他们把炮兵观测、指挥、火炮三位一体设置在那里,天天换班。就好象现在我们城里上班的白领一样,每天早饭过后,中卡车拉着大炮载着士兵,从西山口北山沟沟口一蹓烟下坡来到公路回转弯处,替换下头天在阵地上值班的分队,开始新一天炮击。观测指挥人员在阵地上,对我军的目标进行不间断的观测,一经发现,就地下达射击口令进行打击。他们每天这样“上班”,先后造成了我军60多名官兵阵亡,100多人伤残!还有大量武器、装备物资损毁!昨天差点要了我的命的那发炮弹就是203阵地打过来的!我们测地排来达旺这十多天,每天野外作业都躲着它,防着它。我们早己把它锁定在死牢里。现在复仇的炮火正在执它的死刑!几分钟后我们的88炮营火力向西山口北山沟沟口转移,射速逐步放慢。再后,又延伸向西山口北山沟内纵深射击。

突然,我看见,在劳(村)我们住宿的羊圈下方公路上,一辆十轮炮车拉着一门122榴弹炮,从山背后转弯出来,向东新桥方向开进。当这辆车驶入昨天我们躲避炮击那片树林后,第二辆炮车又从那山背后駛出。随后一辆又辆按大间隔出现在那个转弯处。我们的88炮在持续怒吼,火光闪烁,烟圈不断升腾,尘土飞扬,吸引眼球。如不注意观察,还真不会去留意半山腰分散前行的炮车。我明白了:上级命令88炮(营)这个时候开炮,不仅是为了毁歼203敌炮阵地,还要掩护我团榴炮营抢占前进阵地。上午班长叫我们就地躲避炮击,正是留在这里等待榴炮营到来。一辆辆炮车拉炮驶入东新桥峡谷地带,消失在我们视线以下盲区里。

我们在鸡爪谷地里焦急地等待榴炮营到来,直到天黑仍不见踪影。后来我们指挥连派人找到我们。告诉我们全连都己来到了前沿阵地,宿营在东边不远处,要我们随他一起回连里听命。我们当即随通信员来到几百米外一间破败石头房里,见到了昨天离别的黄排长和十多天前在错那县离别的连长郭喜盈。阵前重逢倍感温暖亲切。炊事员端来热气腾腾加了猪肉罐头的面块,我们狼吞虎咽喝下后,顿时全身热血沸腾,精神焕发!随即,我们接受了新的任务:马上返回我们预测好的三营榴弹炮阵地,去接应三营火炮,务必在天亮前进入阵地。我们沿着公路下山寻找,在半山腰岩壁中开凿的公路上,遇见了在前开路的一辆摘掉了大炮的苏制吉斯151型十轮三轴牵引车。这辆车在捧山口至达旺急造公路上牵引着二吨多重122榴弹炮,磕磕碰碰下山来到东新桥,又遭遇印军拦阻炮击,已经遍体磷伤惨不忍睹了。现正卡在一个左壁右崖的急弯处,左面的前、后轮都已经紧贴石壁,右后面的两轴副轮也己经悬空,但还是转不过弯来。战士们用十字镐,钢钎等工具挖刨凿掉部份左方石壁,又用跳板、原木,象弓箭的弦一样,搭在右侧弯道上空,让右后轮压在木料上驶过弯道。汽车转过弯道后,回头用人工拉大炮转弯。二吨多重的大炮用手腕粗麻绳拴住,全连人员出动,拉的拉,推的推,转过弯道,挂上汽车继续前进。每辆车每门炮每个弯都是要费尽九牛二虎的气力才能转过去。前面还有好多这样转弯,而时间又在飞快流逝。

下午我方88炮开炮后,躲藏在西山口北山沟里的印军炮兵,害怕自已暴露,不敢应战。现在经过调整部署,利用黑夜和云雾掩护,又开始象昨夜那样,对东新桥周围和三营上山公路地段,不停一地实施拦阻射击,妄图阻止我团榴弹炮营过河上山。三营官兵没有被吓倒,以无比的英雄气慨,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!前进!进!

前线指挥部对三营处境十分清楚,及时调派工兵在前面开路,又调集处于待命的人员前来增援,拉炮推车、搬运炮弹。

1962年11月18日6时许,总攻即将打响的历史时刻,我团口径最大、射程最远的122榴弹炮营,在达旺河南岸江〈村)鸡爪谷荘稼地里,成功占领阵地!

东方天空由黑一一变灰一一变白。指挥员根据作战布署适时下达了射击准备口令。瞄准手和一炮手互相配合,摇动方向和高低手柄,炮口高高昂起,射角70多度(高射界)。炮口指向山坡后面西山口。三炮手把弹(丸)药(筒)分装式榴弹炮的弹丸,双手抱起,从下往上向炮膛推送。但因仰角大、弹丸重,多门炮都没能把已经上好了引信的弹丸推送到位卡稳,弹丸开始下滑,一旦坠地引爆弹丸,后果不堪设想!只好由一炮手将高低机迅速回摇降低射角,用送弹棍送弹,之后再把药简送入炮膛,装填完成后,由一炮手重新上摇高低机,将炮管仰角升高。炮管指针与瞄准镜表尺指针对齐。瞄准手副班長,“报告装填完毕”。各炮报告装填完成。指挥员眼盯手表,右手举旗等待着。

8时整,前方升起三发红色信号弹。放!指挥员下达射击令,并同步将指挥旗向下一挥。

达旺河两岸三个炮兵团和缴获的十七门88炮组成的炮群同时开炮,地动山摇,火光冲天,气吞山河!藏南决战战役总攻打响。急袭射击持续进行,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到西山口及以北的北山沟内。

三营榴弹炮设计射速最高6发/分钟。当时,打高射界,装弹慢,射速也慢。这时9连三班炮手兰文根(陕西人,北方大汉子)急了!首发射击完成,药筒退壳后。他吼道“不降高低机”,双手抱起弹丸,向上送入炮膛,右手握拳当送弹棍,向上发力推进,“咔嚓”!弹丸到位,再将药筒送入,完成装填,发射!射速比用送弹棒的快了三分之一。他的右手却被炮膛内高温烫伤。他仍坚持用拳头送弹,直到战斗结束,整个右手严重烫伤,荣立三等功一次。

我团二营76.2毫米加农炮,设计射速18发/分钟,当时最快的炮打出了23发/分钟,一般都打出了21发/分钟。全营每门炮的炮管都烧红了,油漆全部烧掉,炮管损害严重,寿命大幅缩短,性能降低。战后全部提前退役,换装成了,现在劳村那块鸡爪谷阵地上,打急袭射击的缴获的88炮。

8时30分,炮声嘎然而止。前面山坡上,165团正面进攻部队的冲锋号响起!枪声和手榴弹、小炮、地雷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,此起彼伏。激烈地拼杀在北山沟沟口前沿阵地上进行。

与此同时,从东西两面包抄西山口的163团、154团部队,向山口主阵地守军发起攻击,短兵相接。

与此同时,穿插纵深的各部队也已到位开打:

11师,11月10曰从劳(村)出发,历时7天5夜,奔袭到敌后“切尾”,现正在200公里外的邦迪拉鏖战;

郭指分队,11月12日20时从达旺出发,执行从北向南“剖腹”任务,经廷布、鲁克塘等地5天6夜,长途穿插拔涉,18日7时45分到达略马东与申格宗之间,截断了公路,将两边印军分割开来,各个击破;

419部队,11月14日上午9点从达旺出发,执行从南向北“击背”任务,154团调出两个连攻击西山口,其于主力与155团同时到达申格宗,向印62旅旅部发起了进攻,157团已经接近略马东,即将投入战斗。

此时,纵观全役:印军长蛇阵,“蛇尾已切断”;“蛇头已焦烂”;“蛇腰已斩断”;“蛇腹已剖开”,全军覆灭败局初现!

上午9时许,165团攻破敌前沿阵地,及时扩大战果,冲进西山口北沟内与敌人激战。指挥部为向西山口攻坚战的部队提供炮火支援,命令我们测地排乘上一辆苏制嘎斯63越野车(即第一辆追击车)追上步兵一同前进,听令展开测地作业(车炮未动,测地先行)。在我排后面,连长郭喜盈带领的指挥连侦察、有线、无线、后勤等炮兵保障分队,乘车跟来了。

一营120迫击炮二连、88炮一连、榴弹炮三营全营,多炮种组成的摩托化行军分队也依序跟来了。战役纵深有了战争之神一一炮兵伴随支援,胜利在望!

我团多炮种混编炮兵分队,配合55师、419部队、郭指分队经过两天一夜连续追歼作战,先后攻克西山口、申格宗、略马东,到达德让宗与11师会师。

藏南决战大获全胜,收复国土失地9万平方公里!

(本文图片指认者:吴布良,现年80岁,时任一炮手)

(注: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)

作者简介: 

汤雪强:四川自贡市人,1961年入伍,在西藏军区独立炮兵308团指挥连服役。先后任测地兵,班长,军校学员,排长,团司令部、军区司令部参谋等,全程参加了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,立三等功一次。65—67年常驻亚东边界线。参加了65年驱逐印军出境,打击印军入侵骚扰等战斗行动,立三等功一次;参加了67年9月11—14日乃堆拉山口反击印军入侵战斗。1974转业回自贡市,先后在国营大、中型两个企业上班。2004年退休在家养老。

作者:汤雪强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平邑信息网版权所有